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7月3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就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了相关情况介绍。 刘玉珠介绍,目前全国有革命专题博物馆和纪念馆808家,与近代重要革命直接相关事件和人物有关的可移动文物49万件(套)。登记革命旧址、遗址33315处,其中全国...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旅游扶贫要在今后的扶贫工作中发挥效应,必然应根据不同的扶贫地区类型、旅游扶贫发展阶段和旅游扶贫对象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当地的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等选择不同的旅游产业开发模式,做到旅游扶贫的精准性。因此,在强调旅游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前提下,还应做如下一些思考: 一是不同地区的旅游扶贫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已经开发乡村旅游的地区,如何推动现有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让...
7月29日,受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举办的“孩子,圆你故宫梦”公益活动邀请,来自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的优秀学生代表以及当地优秀教师一行30人走进故宫博物院,参加圆梦故宫之旅。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出席活动。 单霁翔表示,希望孩子们通过此次活动感受故宫文化魅力,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希望将来能有更多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到“孩子,圆你故宫梦”这项公益活动中来。 据悉,参...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正确认识西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继承和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
近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等30多家中央新闻单位的40多名青年编辑、记者走进山东临沂,感悟沂蒙精神、见证老区发展。编辑、记者们深切感受到临沂已由一个贫困老区发展为繁荣的“商贸名市”“物流之都”。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不断充实,文旅融合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 沂蒙精神贯穿艺术创作始终 老区的变化是巨大的:临沂大剧院、临沂文化中心、临沂电视塔、王羲之故居等地标性文化建筑...
7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指示精神,传达了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要求,以及刘鹤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赵克志国务委员在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分析总结了当前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研究部署下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批示要求认真传达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全体会议和全国安全生...
近日,张家口市农科院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冀张薯12号”马铃薯新品种所有权在俄罗斯授权转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该协议不仅提升了张家口市农业科技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对我国马铃薯成果转化、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马铃薯是俄罗斯极为重要的农作物和餐桌主食,俄罗斯西伯利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我国在俄罗斯开办的中资企业,在俄罗斯拥有土地100万亩,主要从事境外农业项目开发...
前不久,由上海广播电视台发起并制作的全国首档精准扶贫公益纪实节目《我们在行动》在北京举办研讨会。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宣传司司长高长力在发言中肯定了扶贫类节目的发展,他表示:“要大力鼓励广播电视节目投入到脱贫攻坚的宣传中去,为国家扶贫政策和工作做出更广泛的宣传。” 近年来,影视作品也把镜头对准了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人和事,讲述他们感人至深的故事。对影视创作而言,脱贫攻坚是内涵丰富的绝佳题材;...
根据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近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向文化和旅游部党组反馈巡视情况。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姜信治主持召开向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雒树刚的反馈会议,出席巡视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情况反馈会议,对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提出要求。会议向雒树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第五巡视组组长桑竹梅代表中央巡视组反馈了巡视情况。雒树刚主持反馈大会并就做好巡视整改工作作表态讲话。 根...
中国西藏网讯 为加强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特别是阿里地区象雄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扩大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第七届象雄文化旅游节期间阿里地区文化(文物)局组织召开了象雄文化论坛。 在论坛上,来自西藏自治区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齐聚一堂,见仁见智、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开展象雄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怎样更好地建设...
近期,醴陵窑管理所考古业务人员在醴陵窑遗址区新发现一处古窑址堆积,通过现场采集瓷器标本初步确定为五代时期古窑址。为进一步了解该古窑址的文化面貌和加强古窑址的保护,2018年4-7月,株洲市文物局、市博物馆、醴陵市文物局、醴陵窑管理所联合对该窑址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通过调勘发现古窑址1座,依地名命名为毛家岭窑址,该窑为龙窑,残长7.2米,窑头和窑尾已被破坏,窑壁残断不全,该窑址大体朝南依山势而...
巴鲁在检查制作毕秀的木料 【绝活看点】巴鲁:西藏毕秀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20多年从事制作、研究和推广濒临失传的毕秀制作技艺,推动响箭竞技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在巴鲁的店铺里,摆满各式各样的毕秀,有许多是他的收藏。选料、切削、挖槽、打孔、黏合……这些都是毕秀制作的关键工序,即使做了20多年,巴鲁对每道工序依旧认真如初。 将一方木块雕琢成箭头,箭在飞行途中会发出悦耳的响声,这就是西...
为配合茶陵县茶陵古城南城墙一千多米的维修工程,为修缮方案提供修复依据,近年来株洲市博物馆考古部组建考古队对古城墙迎熏门及码头、大成门(文星门)进行了考古勘探。通过一个多月的考古工作我们了解迎熏门段城墙的墙基的基本形制结构、初建年代以及历代修复的情况,掌握了大成门门洞东壁墙体的相关情况。现将此次勘探收获概述如下: 一、通过在迎熏门门洞东壁内外两侧开探沟,了解到城墙内外墙基的结构和技术方式。墙基...
陕西省通过“三维扫描”和“三维建模”工艺,对文物缺失部分进行虚拟复原和修复,为珍贵文物保护与修复注入了新活力。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修复展示室里,技术人员正在通过“结构光三维扫描仪”,对一尊佛像进行扫描,通过数据分析和计算,修复师就可以得到这件文物的表面信息。而在一旁的3D打印机,在获取文物信息后,就可以立刻将文物进行复制打印。 技术人员韩博:“(通过三维扫描)这个模型的还原度可以达到...
1999年秦兵马俑二号坑G18中段北壁附近发现的绿面俑。 张天柱摄 2013年6月29日,90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第五次来陕参观兵马俑。 张天柱摄 1991年11月5日,时任法国总理雅克·希拉克第二次来到兵马俑博物馆参观。 资料图片 秦兵马俑一号坑早期发掘现场。 资料图片 秦兵马俑一号坑全景图。 张天柱摄 第一位探访秦俑的外国元首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曾意味深长地说:“一个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